5年义工路 他用热心温暖了渑池城

发布时间:2017-12-28 14:20:2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廉建波把羽绒服亲手给敬老院老人穿上

    □记者房琳闾斌 通讯员王峰文图

    第一次做义工,他把结婚时的新被子捐了

    已入寒冬,赶在降温前,廉建波着急办一件事。

    他和其他爱心人士凑了2万多元,专门安排妻子去了一趟郑州,按照不同尺寸,购买了75件羽绒服。在12月22日当天,他驱车近50公里,将衣服送到了敬老院的老人手中。

    “就想着降温时能派上用场,让大家暖和点。”廉建波笑说。

    廉建波是三门峡市渑池县人,也是三门峡市慈善总会渑池县分会副会长。他带来的“暖和”善举远不止这一件,被他温暖过的人,也不止敬老院的老人们。

    2012年,28岁的廉建波第一次参加义工活动。

    “当时,是看到朋友发的李莫堂一家人的生活照片,再听到朋友的讲述,眼眶一下就湿了,心里很难受。”廉建波介绍说,李莫堂是渑池县南村乡关底村四组贫困户,夫妻俩都是残障人士,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义工们之前去探望时,看到孩子们光着脚丫在院里疯玩,屋内硬邦邦的床上,仅铺了个凉席……

    10月7日一早,义工们再次动身前往李莫堂家时,廉建波也来了,胳膊下还夹着一条崭新的棉被。到了李莫堂家时,看着带着“喜”字的缎子棉被,李莫堂不好意思地问:“这是谁结婚时的新被子吧?!”

    在一旁的廉建波笑着点了点头。“这床被子婚后没盖过一次,而且是所有被子里最厚实的,就决定捐它了。”廉建波说。

    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专设慈善账户

    从第一次的义工经历开始后,廉建波似乎有些“上瘾”。

    为坡头乡茹窑村困难户买煤球送上门;重阳节到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洗衣服;到偏远山区探望留守儿童……一桩桩,一件件,廉建波用自己的点滴爱心,传递着人间大爱。五年来,先后捐赠各类物品折合超15万元。

    今年14岁的董李慧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在敬老院,从2014年9月份起,廉建波开始每个月拿出300元资助她上学,每隔一段时间,廉建波就会接她到家里,与自己的女儿同吃同住……如今,已是八年级学生的董李慧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不仅是董李慧,2012年以来,他(廉建波)已先后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义工燕子告诉记者,其中资助的一名学生现在已考上大学。

    “为什么要当义工?”记者询问道。“感恩呗!”廉建波回答得斩钉截铁。

    廉建波在渑池县陈村乡一心村长大,做过洗碗工,当过厨师,也与他人合伙开过矿,后在生意上与人产生纠纷,最后通过法律讨回了公正。“社会仍然有公正,社会仍然有爱心,我一直坚信!”

    如今,廉建波做慈善的心依旧未变。他还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定:每天从自己经营的酒店营业收入中拿出1/30的现金,存入到自己专设的慈善账户上,专门用于公益活动……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