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因案致贫“硬骨头”
发布时间:2018-06-22 17:21:08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王昺南郭北晨
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巩义市河洛镇女孩小柴陷入因案致贫的困境:小柴父母骑摩托车返家途中与面包车相撞不幸遇难,而面包车司机作为主要责任人却无力支付赔偿。
但随后,小柴姐弟俩在巩义市检察院开展的法治扶贫活动帮扶下,半年后渐渐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因案致贫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切身感受,还影响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巩义市检察院创新方式方法,对因案致贫群众应扶尽扶,让一批符合条件的受害人体会到了司法的温暖。
“以前,巩义市检察院司法救助资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对于许多刑事案件受害者来说,有限的资金只能救急,难以解困。”6月19日,巩义市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张贤钊告诉记者。
巩义市检察院与当地政法委、民政局等单位联动,为破解因案致贫难题拓宽途径。该检察院根据受害人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有的通过“输血”发放救助金,帮助当事人一解燃眉之急;有的则通过与有关部门配合,帮助“造血”改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巩义市检察院主动加强与民政、社保、教育、医疗等部门的协作,为被救助对象解决就医、入学等问题,并联系劳动技能培训部门,做好就业援助服务。
巩义市检察院精准甄别救助对象,科学安排救助项目。受害人或办案部门提出申请后,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员对受害人实地调查,核实被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从受害人生活困难程度、获得赔偿或补偿情况等方面精确考量,确定赔偿数额,并跟踪问效。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用在刀刃上。该检察院成立了受害人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由检察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因案致贫受害人接受救助情况及时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巩义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冰介绍,他们倾力打造出扶贫新样本。
开头提到的案子中,巩义市检察院向市政法委提出申请,为小柴姐弟俩申请司法救助金10万元,并帮助孩子们办理了低保救助。姐弟俩又可以安心地在校园里读书了。
几天前,小柴给参与办理案件的巩义市检察院控申科科长李豪发来短信:“大哥哥,跟您说个好消息,我考上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了!弟弟上初二了,成绩很好,谢谢你们帮我们姐弟俩。我们会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社会。”
自去年7月以来,巩义市检察院共发放法治扶贫救助资金10笔20.4万元,协调落实低保、残疾人补贴资金等2万余元。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巩义市检察院相关人员在办案之余走进基层,主动寻访因案致贫人员,及时对其帮扶救助。刘冰说,司法救助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他们正考虑在本单位建立司法救助基金,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以惠及更多的因案致贫人员。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