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8-06-14 14:17:2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平顶山观察记者李修乐通讯员梁静)“这样‘零距离’的警示教育方式,对我们更具有心灵上的冲击力……”5月29日上午,当郏县白庙乡政府民政所原副所长卢某走上台,为自己以多入账方式侵占公款的违纪事实作检讨时,台下的同事都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据了解,当日,这样的警示教育大会同时在王集乡侯店村、茨芭镇吴洞村举行,200多名党员干部现场接受了警示教育。
  为了使以案促改工作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郏县纪委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对近年全县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全方位梳理,筛选出精准脱贫、懒政怠政、扫黑除恶等领域的典型案件,作为以案促改工作的教育资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以案促改工作针对性。此外,在警示教育工作中,对能够主动报告问题并自愿公开检讨者,将依纪减轻处理。“一方面,是为了给犯错误的同志一个红脸出汗、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以这些同志的深刻教训,给其他同志以警醒,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郏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主任张海涛说。
  王集乡侯店村秘书张某在支付该村万亩农田开发项目施工队生活补助时,伪造票据,将其中4000元据为己有。案件查办后,他在警示教育大会上公开作了检讨。“当时有人考虑到张某已60多岁,怕面子上磨不开,但是,经再三思考之后,张某最终愿意走上台去,以自己的深刻教训警示他人,使案件查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郏县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张川说。
  “零距离”警示教育,不仅深刻警醒了违纪者本人,警示了其他党员干部,也对普通群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月29日下午,在郏县茨芭镇吴洞村,当看到村干部因为在扶贫项目中把关不严而受到纪律处分,并当着干部群众的面公开作检讨时,村民王某说:“以后不管申报低保,还是申请补助,咱们也要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让干部做违反原则的事情。”
  据统计,今年以来,在以案促改工作中,郏县已组织召开“零距离”警示教育会13场,受教育党员干部3000余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