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要谨慎鉴别“保险分红”可能暗藏陷阱
发布时间:2018-06-14 15:05:53 来源:洛阳日报
核心提示:近期,一些非保险机构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保险分红”等名义,诱导欺骗消费者办理退保并购买其他投资产品,消费者对此应谨慎鉴别。
保单分红,对保险消费者来说,是一件事关收益的事,但背后可能暗藏陷阱。近期,一些非保险机构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保险分红”等名义,诱导欺骗消费者办理退保并购买其他投资产品,消费者对此应谨慎鉴别。
近日,市民吴先生称,前不久他接到自称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吴先生目前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可把原有保单退保并用退保金购买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该产品每年分红两次,收益率达15%。因担心受骗,吴先生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核实,得知该销售人员并非该保险公司员工。
我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亮表示,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而一些不法分子以“保险分红”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办理退保,转投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大量吸收资金,此行为涉嫌非法集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保险分红”骗局的风险提示,告知消费者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被所谓“高额回报”蒙蔽,不要轻易将所持保单、个人身份证件等出示或委托他人,以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退保”或“被理财”。
谢亮表示,消费者如遇到类似情况,应通过保险公司网站、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查验相关人员资质,核实相关产品的真假,不要与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签订任何私下协议。在付款时,不要将现金直接支付给销售人员,应尽量选择转账至保险公司账户等付款方式,确保资金安全。(洛阳日报记者 戚帅华)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宦亚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