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份“电梯养老保险”保单在拱墅区签订

发布时间:2017-09-08 15:11:00 来源:国搜浙江

核心提示:据统计,截至到2017年8月,杭州市共有各类在用电梯106858台,其中超过10年以上的老电梯2.5万台,超过15年以上老电梯6000余台。去年,杭州市96333平台共接到老旧电梯故障报警3940起,占所有电梯故障报警数的45%。电梯故障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区,电梯越来越老,故障越来越多,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什么,电梯也能交养老保险?是的,你没听错!今天,浙商财险在拱墅区签订了全国首份“电梯养老保险”保单,小河佳苑、大浒东苑B、C区、清水公寓的电梯成为首批参保电梯,这也是拱墅区运用保险机制创新电梯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电梯养老保险即为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电梯使用管理者将电梯日常维保费用、零部件的维修费用、电梯检验费用等打包组成一定资金(按目前电梯大包市场价格,不增加额外费用),投到商业保险进行电梯养老保险,由保险公司负责对电梯日常维保质量进行监管、零部件维修费用进行支付和出现意外伤亡人事故进行赔付,并依据投保年限按比例出资对电梯进行改造更新。

  电梯“老了”不用愁,业主有了“定心丸”

  据统计,截至到2017年8月,杭州市共有各类在用电梯106858台,其中超过10年以上的老电梯2.5万台,超过15年以上老电梯6000余台。去年,杭州市96333平台共接到老旧电梯故障报警3940起,占所有电梯故障报警数的45%。电梯故障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区,电梯越来越老,故障越来越多,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老旧电梯故障频发,亟需大修改造,但是另一方面老旧电梯大修改造却是遭遇重重困难。最大的难题在于资金来源,目前电梯的大修改造往往是动用物业维修基金,而物业维修基金存在支取程序复杂、余额短缺不足等问题。“九幢1单元电梯于2007年投入使用,已经用了10年了,加上出租户多、电瓶车多,使用频率高,经常故障,去年已经大修过一次了,但是没能根本解决问题,特别是前段时间高温天,电梯几乎天天出毛病。业主们经常找我诉苦,问能不能对这台电梯更新改造,可是大浒东苑这几年弄消防,做防水,搞绿化,七七八八弄下来,维修基金已经用的也差不多了,我也只能是干着急。”大浒东苑业委会主任说到,“小区本身年数就长,要是哪天电梯都“趴下”了,估计我们会愁死。”

  “不用担心,电梯的保养、故障、损坏、维修的费用保险公司全包!更重要的是,电梯在运行十几年后,需要大修改造或者整体更换时,保险公司也会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浙商财险总经理魏幸杰说到。

  经过体检发现,九幢1单元这部电梯确实 “病入膏肓”,内部的诸多主要部件都没有维修的必要了,在征得业主的同意下,保险公司将对这部电梯进行一次“大手术”,也就是将从前老电梯的控制系统、门系统、曳引系统、轿厢系统内的主要部件全部换成了新的。九幢1单元电梯成为参保后第一台进行改造的电梯。

  九幢1单元业主告诉记者,“听业委会说这台电梯改造的费用由业主和保险公司各自承担一半,所以来征求我们意见时,大家都毫不犹豫签字了。投了保险,我们以后终于能省心了。”

  第三方技术监管,维保有了“管家婆”

  电梯行业有句话----“三分靠质量,七分靠维保”。据中国电梯行业协会统计,我国70%以上的电梯事故源于使用和维保不当。电梯维保恶性竞争、低价揽活、以修代保等问题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由于电梯井道检查需执相关作业证等因素的制约,电梯管理方对运行的电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维保单位是否维保到位、是否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等关键点,没有手段进行有效监管,存在电梯安全监管盲区。同时,物业公司、业委会也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对维保质量、电梯安全进行辨识。“维保单位每隔十几天就来做保养,电梯机房和井道里面都会进去,但是在里面做了点什么我们就不知道了,保养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心里根本没底。”大浒东苑物业主任说。

  那么参保了的电梯日常又是谁来监管呢?记者了解到,杭钢集团已与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容安特种设备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作为第三方机构监督并评估维保企业的工作质量,对电梯发生的一般维修进行定损,以及出具老旧状态下电梯的改造维修方案。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可以及时发现电梯潜在的问题隐患,详细了解维保单位是否进行了保养,能够防止以修代保、小病大修和维保走过场现象的发生。

  “维保做到位,电梯故障就少,保险出险也就少了。出于企业运营成本考虑,肯定会严格考核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并竭力降低电梯故障率。”杭钢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第三方机构由电梯行业专家、检验检测技术人员、保险公司专家、网络技术公司人员组成,专门服务于投保的电梯。此外,我们已建立电梯安全运行信息化档案,将电梯技术档案导入信息库,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电梯什么时间出现故障、修理了什么内容都进行信息化管理。”

  打破传统监管模式,政府有了“好帮手”

  电梯养老保险的最大亮点是,对现有的电梯监管模式的突破,打破了传统的以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以保险为手段,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来约束和规范电梯各方责任主体,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建立健全电梯社会综合治理体制。

  电梯养老保险,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保险公司、电梯技术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维保单位等多方参与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营造自我约束、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分担了政府责任,实现电梯安全社会综合治理。

  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朱幼群说到:“去年,为了破解维保监管难的问题,拱墅区在国内首创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电梯“阳光体检”,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进行监管。而电梯养老保险的推出,保险公司和电梯技术服务公司将作为社会监管力量,可以帮助政府,共同对维保市场秩序进行管理。”

  她又说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后电梯数量也会越来越多。电梯养老保险的核心就在于关注群众对于乘用电梯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模式方法,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这样的路径值得探索和推广。当然,这保险的好坏,需要实践来检验,要老百姓说了才算。”(完)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本网站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