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多令保险公司不堪重负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
发布时间:2017-08-23 09:07:25 来源:重庆晨报
月票、年票航延险成主流,有的提高了理赔门槛,有的被打包进了航意险……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
记者浏览多家航空公司官网发现,单独出售的航延险比较少;即使有销售,也都是半年期和一年期,针对飞机延误2小时以上的。比如,东航官网已经取消了单次航延险,有累进航延险和年期航延险在售,年期航延险分为10次、20次和不限次数,价格分别为218元、428元、1068元。南航、中航等航空公司的官网则只提供延误证明和销售航空意外险,不销售航班延误险。
单次航班延误险虽然也有销售,价格5-30元不等,但其赔付额度很低,最低的仅为30元。
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现在航空公司已经不再和保险公司谈单独售卖航延险的业务。“航延险必须以月票、年票或者组合方式销售,不然保险公司根本不接招,因为这就是笔赔钱买卖。另外,航空公司对延误时间的要求更加宽松,晚点起飞或者晚点抵达都视为延误,这种情形保险公司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一位航公司负责人说。
6-8月份最火爆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6-8月份坐飞机,我都会提前买航延险。”市民赵先生说。“我经常去深圳出差,我买的是航延险‘年票’,一年下来赔付的钱基本上和所缴的保费差不多,我也不是想贪那点小便宜,主要是航班延误太影响心情和工作状态,有人赔付补偿时间成本自然是最好的。”经常往返于重庆和深圳的鲜女士说。
江北机场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段时间咨询航延险的乘客很多,“大多是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乘客,主要是目的地的天气不好,害怕延误。”
单买航意险不含航延险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针对航班延误理赔投诉增长情况,保监会在8月18日表示,消费者单独购买航空意外险并不包含航班延误的保险责任。如果消费者想获得更充分的航班延误风险保障,可以选择购买航空意外险和航班延误险的组合产品,或者单独购买航班延误险。
该人士说,如果消费者购买了需要主动申请理赔的保险产品,出现航班延误时,一定要保留好乘机凭证和航班延误证明,并在约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除了购买航延险获得风险保障外,消费者还可留意各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相关服务、补偿标准,获取航班延误的合理补偿。(本报记者 吴黎帆)
购买航延险有技巧
一般的航延险须在航班起飞前1日购买,但有的延误险在计划起飞前40分钟也能买。首先要注意延误标准,是起飞延误还是到达延误,常规情况下航班的预计落地时间都会有缓冲时间,相比起飞延误,落地延误的概率稍低些;其次要看延误起赔时间,是1小时起赔还是3小时起赔,赔付概率会差很多;最后要看保费和赔付金额。
消费者可根据坐飞机次数,及出发、目的地的出行天气、航班历史延误情况来购买。订票时没有买延误险,可通过保险公司补购,购买时要注意区分航意险和航延险。另外,有些航延险“航班取消”不赔偿,购买前要看清楚。
航延险赔偿处理有自动理赔和主动申请理赔两种,大多需要提交书面材料,包括理赔申请书、机票及登机牌、航空公司出具的延误证明、身份证、刷卡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