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采集团队完成542片海外甲骨采集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13 09:26:32 来源:安阳日报
8月9日,记者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赴法国的数字化采集团队已于8月7日下午返安,随队回来的还有来自法国和德国的542片甲骨高精度数字档案。这是继去年赴韩国完成7片甲骨数字化采集之后,该团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采集数量显著增加。
这是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第二次海外采集。此次采集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带队。在法期间,该团队走访了赛努奇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吉美博物馆及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其中,前三家机构的42片甲骨采用瑞士进口全自动设备,通过RTI(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完成高保真数字化采集,完整记录了甲骨形制、纹理与刻辞细节。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则直接提供了15片甲骨的完整数据。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青年学者郅晓娜作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一员,借助实验室新添置的设备,依托其在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访问学者项目,于今年6月和7月,对馆藏的485片甲骨进行了数据采集。这些数据也一并带回了国内。
“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片甲骨因风化分裂为四片。经与博物馆协商,我们对碎片进行了专业拼接,再对完整的甲骨进行数据采集。”刘永革表示,继韩国采集后再次遇到甲骨分裂、脱落的情况,让大家认识到甲骨文数字化保护的紧迫性。目前,该团队正对此次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构建甲骨全信息模型,并将其上传至“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供全球甲骨文研究者和爱好者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长期关注甲骨文数字化保护工作。听闻此次大批甲骨数字化采集完成的消息后,他倍感欣慰。“宋镇豪老师希望我们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做好相关展示工作,吸引更多人关心、关注甲骨学事业的发展。”刘永革表示,“实验室已着手准备展览展示活动,让这一批海外数字甲骨尽快与大家见面。”
“我们正与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协商推进甲骨数字化采集工作,以便更好地保护文物数据。”谈及未来规划,刘永革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这是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第二次海外采集。此次采集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带队。在法期间,该团队走访了赛努奇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吉美博物馆及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其中,前三家机构的42片甲骨采用瑞士进口全自动设备,通过RTI(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完成高保真数字化采集,完整记录了甲骨形制、纹理与刻辞细节。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则直接提供了15片甲骨的完整数据。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青年学者郅晓娜作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一员,借助实验室新添置的设备,依托其在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访问学者项目,于今年6月和7月,对馆藏的485片甲骨进行了数据采集。这些数据也一并带回了国内。
“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片甲骨因风化分裂为四片。经与博物馆协商,我们对碎片进行了专业拼接,再对完整的甲骨进行数据采集。”刘永革表示,继韩国采集后再次遇到甲骨分裂、脱落的情况,让大家认识到甲骨文数字化保护的紧迫性。目前,该团队正对此次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构建甲骨全信息模型,并将其上传至“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供全球甲骨文研究者和爱好者共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长期关注甲骨文数字化保护工作。听闻此次大批甲骨数字化采集完成的消息后,他倍感欣慰。“宋镇豪老师希望我们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做好相关展示工作,吸引更多人关心、关注甲骨学事业的发展。”刘永革表示,“实验室已着手准备展览展示活动,让这一批海外数字甲骨尽快与大家见面。”
“我们正与瑞士、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协商推进甲骨数字化采集工作,以便更好地保护文物数据。”谈及未来规划,刘永革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