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都区:花椒产业旺
发布时间:2024-10-10 09:29:00 来源:经济日报
眼下,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都里镇5937亩花椒迎来了丰收季。10月7日,记者漫步在都里镇东水村杨改林的50亩花椒种植田里,眼前绿意盎然,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亮丽、香气四溢的花椒挂满枝头,椒农们穿梭在林间忙着采摘花椒。
“种植花椒收益还不错,现在进入盛果期,按照去年50亩的产量,今年晾晒后预计能最少采收1万斤干花椒,目前每斤干花椒市场收购价是20元,一年下来能挣20万元吧。”杨改林望着自家的花椒种植田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据了解,都里镇共有农户5587户,其中,花椒种植农户就有4219户,通过种植花椒,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出身农民的杨改林前些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来决心拿出多年积攒的积蓄返乡创业,在都里镇政府和东水村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花椒特色种植。2018年,杨改林几经选址考察完成了50亩土地流转,又从山西买回优良品种“大红袍”花椒苗,经过精心管理,如今50亩花椒田迎来了大丰收。
花椒绿了山林,喜了椒农。杨改林介绍,目前在他的花椒种植田里从事花椒采摘的工人有30多名,“这些工人都是三里五村的乡亲,来我这儿帮忙采摘花椒也不耽误家里种地,多一份收入,都可愿意来了。”杨改林算了一笔账,工人们的工资采取按量折算、每日一结的方式,“盛果期平均每名工人每天能挣80多元,一般每月都能干20多天,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
“早些年,虽有种植户种植花椒,但比较分散,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直未能形成规模。”都里镇东水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军卫告诉记者,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和扶持下,东水村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花椒种植产业。
为了学习先进的花椒种植技术,东水村党支部书记杨勇带领村“两委”到山东和山西学习花椒育种、育苗、嫁接等技术,并聘请当地农业、林业部门技术专家到村指导,结合村里土质特点进行花椒试种。经过努力学习研究,从育种、育苗到施肥、浇水再到树苗嫁接,终于把花椒种植的一整套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了手。
“你看,我们的花椒又大又饱满,麻香味儿足得很,好远都能闻得到。”杨勇向记者介绍,东水村现种植花椒1000多亩,今年干花椒总产量可达21万斤,产值约400多万元。
临近中午,村民将采收的花椒通过货车陆续运到都里镇上的安阳德江农业公司。加工厂房里,一台台机器正开足马力对鲜花椒进行烘干、筛选等处理。
“鲜花椒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就会发霉、变色、腐烂,影响产品品质和效益。加工成干花椒后,不但延长了保质期,而且麻味、香味更浓……”安阳德江农业公司负责人张保江介绍,为了提升花椒品质,提高附加值,该公司在村里建成了集烘干、精选、冷藏、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加工房,每天可初加工干椒一万多斤。
据了解,安阳德江农业公司投资28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生产、包装车间,成品库及展厅3000余平米,配套花椒干燥车间3个,包装厂房3个。通过“龙头农业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都里镇“大红袍花椒”深加工、包装及销售。
“烘干后的花椒品质好、包装精美,完全不愁销路,远销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张保江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开通网上营销平台等,让都里镇的花椒名声更响、品质更优,让村民腰包更鼓,幸福感更足。
“由于大红袍花椒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该品种在都里镇花椒种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9月,都里大红袍花椒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专家审定,获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成为当地优质农产品当中一块响亮的招牌。截至目前,都里镇花椒种植面积达5937亩,2023年产量131.6万斤(干花椒),实现年产值2600多万元。”殷都区都里镇镇长侯晓磊信心满满。
坚实稳固的产业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记者从殷都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殷都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种植基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让花椒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功带动全区1万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增收。2024年,该区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总产干花椒300余吨,产值约7000多万元。
“下一步,殷都区将继续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按照‘培育重点、打造亮点、串点成线、全域覆盖’的思路,鼓励依靠科技规模种植,推动农业全链开发、延链增效。”安阳市殷都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艳菊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种植花椒收益还不错,现在进入盛果期,按照去年50亩的产量,今年晾晒后预计能最少采收1万斤干花椒,目前每斤干花椒市场收购价是20元,一年下来能挣20万元吧。”杨改林望着自家的花椒种植田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据了解,都里镇共有农户5587户,其中,花椒种植农户就有4219户,通过种植花椒,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出身农民的杨改林前些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后来决心拿出多年积攒的积蓄返乡创业,在都里镇政府和东水村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花椒特色种植。2018年,杨改林几经选址考察完成了50亩土地流转,又从山西买回优良品种“大红袍”花椒苗,经过精心管理,如今50亩花椒田迎来了大丰收。
花椒绿了山林,喜了椒农。杨改林介绍,目前在他的花椒种植田里从事花椒采摘的工人有30多名,“这些工人都是三里五村的乡亲,来我这儿帮忙采摘花椒也不耽误家里种地,多一份收入,都可愿意来了。”杨改林算了一笔账,工人们的工资采取按量折算、每日一结的方式,“盛果期平均每名工人每天能挣80多元,一般每月都能干20多天,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
“早些年,虽有种植户种植花椒,但比较分散,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一直未能形成规模。”都里镇东水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军卫告诉记者,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引导和扶持下,东水村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花椒种植产业。
为了学习先进的花椒种植技术,东水村党支部书记杨勇带领村“两委”到山东和山西学习花椒育种、育苗、嫁接等技术,并聘请当地农业、林业部门技术专家到村指导,结合村里土质特点进行花椒试种。经过努力学习研究,从育种、育苗到施肥、浇水再到树苗嫁接,终于把花椒种植的一整套技术在最短时间内学到了手。
“你看,我们的花椒又大又饱满,麻香味儿足得很,好远都能闻得到。”杨勇向记者介绍,东水村现种植花椒1000多亩,今年干花椒总产量可达21万斤,产值约400多万元。
临近中午,村民将采收的花椒通过货车陆续运到都里镇上的安阳德江农业公司。加工厂房里,一台台机器正开足马力对鲜花椒进行烘干、筛选等处理。
“鲜花椒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就会发霉、变色、腐烂,影响产品品质和效益。加工成干花椒后,不但延长了保质期,而且麻味、香味更浓……”安阳德江农业公司负责人张保江介绍,为了提升花椒品质,提高附加值,该公司在村里建成了集烘干、精选、冷藏、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加工房,每天可初加工干椒一万多斤。
据了解,安阳德江农业公司投资28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生产、包装车间,成品库及展厅3000余平米,配套花椒干燥车间3个,包装厂房3个。通过“龙头农业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都里镇“大红袍花椒”深加工、包装及销售。
“烘干后的花椒品质好、包装精美,完全不愁销路,远销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张保江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开通网上营销平台等,让都里镇的花椒名声更响、品质更优,让村民腰包更鼓,幸福感更足。
“由于大红袍花椒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该品种在都里镇花椒种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9月,都里大红袍花椒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专家审定,获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成为当地优质农产品当中一块响亮的招牌。截至目前,都里镇花椒种植面积达5937亩,2023年产量131.6万斤(干花椒),实现年产值2600多万元。”殷都区都里镇镇长侯晓磊信心满满。
坚实稳固的产业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记者从殷都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殷都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种植基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让花椒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功带动全区1万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增收。2024年,该区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预计总产干花椒300余吨,产值约7000多万元。
“下一步,殷都区将继续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按照‘培育重点、打造亮点、串点成线、全域覆盖’的思路,鼓励依靠科技规模种植,推动农业全链开发、延链增效。”安阳市殷都区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艳菊表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