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智造” 追高逐新

发布时间:2018-07-23 14:44:55 来源:安阳日报


翔宇医疗生产车间一角
  □本报记者  王韵涵  文/图
  7月的安阳,艳阳高照。高新技术给这片热土注入活力,使其焕发勃勃生机。
  国际领先的电子级玻纤产品,国内领先的清洁燃料数字锅炉、植保无人机,国内首台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如今的“安阳智造”叫响全国,蜚声海外。
  当下,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安阳,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区域创新引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主体,让创新活力喷薄而出,让“安阳智造”更加夺目。
  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8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2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25.3%;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3家;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达431家;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奖数量位居省辖市第二……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数据,印证着安阳正在追高逐新的路上发力前行。
  “我们将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我市发展需要出发,瞄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谈及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科技局局长路玉军思路清晰。
  重创新 不断积聚高端创新要素
  ——改革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
  只有通过推进科技创新转型,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意识的反作用,首先体现在了企业车间里。
  2016年,钢铁企业进入“寒冬”。当时的安钢改革正进入攻坚期,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备受考验。在完成一系列“治标”改革任务之后,安钢绘制出深化企业治理结构等“治本”路线图,减量提质、创新增效。安钢冷轧全线贯通,家电板等产品相继下线。
  在改革创新路上蹄疾步稳的不只有安钢。林州重机集团推进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和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实现了我市在省创新龙头企业评选中的“零突破”……
  近年,我市全力推动冶金、建材、煤化工、纺织服装、医药、装备制造、食品等主导产业往特色上转、往高端上转,占领了发展高地。
  ——产学研,让科研成果快速“变现”
  科技成果“带土”移植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我市相继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55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构建了开放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先后与日本、挪威等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
  令人欣喜的是,产学研协同的践行者,在安阳已经屡见不鲜。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国家中医诊疗设备生产示范基地。7月13日,记者来到该公司组装车间,只见一台台智能康复设备被工人们娴熟有序地拼接组装。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已远销欧洲、非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地。
  翔宇医疗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先后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德国TUR科研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翔宇医疗不是个例。中农颖泰林州生物科园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宝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学,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南大学等建立了院企合作基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让科研成果快速“变现”。
  近年,我市围绕补齐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短板,加速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经济收入“四个对接”,构建科技经济融通发展新格局。2017年,我市成功参与组织开放创新·合作共赢——北上专项行动,实施了“经颅磁刺激器的研发及应用”等12项科技合作开发项目,引进转化“汽车高速爆胎全自动监测和救助系统”等10个先进技术成果,实现了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探索出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路径。
  增动力 为创新提供“加速度”
  ——专利引领,点燃创新引擎
  7月13日,记者在方快锅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快锅炉)研发中心一楼展厅看到,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互动投影等多种先进多媒体手段生动地展示了低氮、冷凝、潜热、FGR技术、全预混技术等多种锅炉行业顶尖技术,让人震撼。
  “公司组建20年来,创新发明之路越走越宽,2012年至今已取得各项专利105项。”方快锅炉总裁卢海刚介绍,近年,方快锅炉还以物料网和云技术为突破点,在锅炉全生命周期服务上做好文章。为将创新成果及时保护起来,该公司专门组建了专利小组,筹建了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年底,该公司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的贯标认证工作,建立了专利技术管理平台。
  方快锅炉只是全市重视创新、保护专利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2016年,我市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专利保险试点城市。当前,全市共有71家各级优势(培育)企业及区域。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17年,安阳市专利申请总量288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17件、授权总量151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2件。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位居全省前列。
  ——强筋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和新兴产业
  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劲、活力充沛的创新主体,才能有创新活力的充分迸发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此,我市积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新兴产业,为产业创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方快锅炉成为国内清洁燃料数字锅炉主要研发和生产企业;安阳强基精密制造产业园建成国内首条大型智能精密制造生产线。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蓝时、合众整车下线,比亚迪安阳生产基地项目、陕汽安阳生产基地项目、永途汽车产业园项目等破土动工,一大批配套零部件企业相继落地……
  近年,我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通航制造、智能机器人、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我市狠抓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突出梯队发展、层级提升,培育了林州光远、中农颖泰、内黄翔宇等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
  把创新责任落到企业。我市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地位、研发创新主体地位和引才用才主体地位,十八大以来取得省市科技成果615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329项,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60项,经济效益有50多亿元。
  把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我市组建了中科院安阳分中心,建成了安阳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安阳综合检测基地暨国家铁合金质检中心、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京南基地,成功举办了“全国百家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活动、“百名专家帮百企”活动、安阳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等。
  强保障 多措并举鼓励创新
  以改革的思路来推进创新,切实做好“市场主导、政府协同、资本融入”的文章,才能更好激发创新活力。为此,我市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撬动效应,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多措并举强化保障。
  2017年,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0.1亿元,当前正逐年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出台《强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试行)办法》《关于建设中原“双休双创”科技示范园区 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整合资源、聚焦重点的政策支撑体系。目前,我市正推进支持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应用型研发、创新成果中试后的产业化政策举措,让科技和产业更紧密结合。
  在金融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专利保险试点,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大力引进创投、风投、股权投资等机构,正在推进设立我市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基金,畅通技术与资本的对接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进程。
  企业旺则产业旺,产业旺则城市强。眼下,安阳正激能放力,搅活一池春水,在追高逐新的路上继续前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