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袁店回族乡第一书记张延邦:“三步走” 步好脱贫路

发布时间:2020-07-07 14:10:22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南阳讯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是精准扶贫路上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在南阳市方城县袁店回族乡袁店村驻村的“第一书记”张延邦,进村两年多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产业帮扶的形式,让村里的39户贫困户达标脱贫。
  驻村后,张延邦就把如何带领村子发展作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入户走访中,一部分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以及对待未来的态度,使张延邦深深触动,同时也坚定了要把所驻村的事办好办实的决心。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订了“三步走”的驻村工作计划,带领袁店村群众一步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第一步,第一书记要当好一个“明白人”。用腿勤口勤眼勤,把村情户情摸清悟透,研判准确。
  第二步,在澄清底子的基础上,以更加严和实的态度推动精准扶贫。一是精准到人,针对每户情况系统运用综合保障类、健康扶贫类、医疗保障类、住房保障类、安全饮水类等五类保障措施,把贫困群众率先“保障”起来,让“两不愁三保障”落地见效。二是精准发力,提振贫困群众的志与智,同时拓展稳定的增收渠道、增加贫困群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在这一方面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有针对性地因户施策实施到户增收项目。为贫困群众实施到户增收项目22个、16户,涵盖牛、羊等畜牧养殖和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两大类。2.运作好村级300兆千瓦的光伏电站项目,稳定增加集体收入,探索光伏发电收益差异化分配路径,用于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3.用好金融带贫政策,利用社贷企用模式,让贫困群众分享带贫企业帮扶收益。4.合理增设公益性岗位,安排无法外出贫困群众村内就业,增加岗位劳动收益。5.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及务工信息交流,畅通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加大转移就业力度。
  第三步,积极培树脱贫致富的典型、扶贫救困的典型、富而思进倾力回报社会的典型,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类项目和提升服务类项目,引进建设力度,让全体村民共享扶贫工作带来的发展红利,增强获得感。




  如今的袁店村初步形成了以烟叶种植、林果种植、畜牧养殖、清真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雏形。同时,该村还依托自身的自然禀赋元素,在“山、水、街、景、城”为一体的乡村休闲观光体验游上重点发力,努力发展休闲垂钓、生态旅游、乡村民宿、休闲娱乐等服务性产业,逐步实现用乡村经济增强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的承载力。例如,村里坚持引进“能人”经营,充分利用季节性闲置的20座烟叶育苗大棚,盘活村固定资产一百万;力争吸附注入社会资金一百万,综合拉动产生社会效益一千万。该项目,已吸纳4名“能人”正在试运行中,目前已累计注入社会固定资产30万、流动资金30万元,已实现季节性烟叶、小辣椒育苗社会效益150万,蔬菜果品种植社会效益30万,困难群众务工收入的社会效益20万,目前观光农业的示范园已初步成型。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第一书记”是产业振兴的领路者,采访中张延邦告诉记者,不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帮扶奔小康,只有干部真出力,群众心气齐才能干成事。在脱贫路上作为选派的第一书记,他和同贫困群众一道学政策、兴产业、长技能、育新风,在贴近群众的过程中,带领群众在干事、创业中一起成长。(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林向阳)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