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觉助力中原振兴

发布时间:2017-09-18 08:20:4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电题:以文化自觉助力中原振兴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双瑞

  疾驰在中原大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绛红色的文化遗迹路标牌随处可见,提示着过往旅人,这里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投去敬意的目光时,人们蓦然发现,曾沉睡着的文化河南形象正越来越清晰、鲜亮。

  近年来,河南发掘文化生产力,不仅实现了文化自觉的复苏,更激发了文化自信。文化“活起来”“用起来”“强起来”,正在引领古老中原走向复兴。

  活起来:古老中原重拾文化自信

  “大宋公平秤,老包给您称体重。小姑娘不胖不瘦,聪颖莹秀,将来能成博士后。”59岁的王惠髯须飘垂,一身长袍作包公打扮,绘声绘色地说词让家长孩子都乐开了怀。

  在仿照传世名画打造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内,王惠是一处别致的风景。他借鉴包拯放粮赈灾的历史典故,用一杆“大宋公平秤”为游客称体重。得益于他的京剧、快板等才艺功底,19年来,吸引了六七十万人次。

  这杆秤不仅意味着稳定可观的收入,还为王惠赢得了尊敬。“我是被文化改变命运的人。”中年下岗的他,如今已是当地文化名人,常受邀出席各类文化活动。

  文化基因的唤醒,使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始“活起来”,并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鲜活效应。

  “文化自觉的原动力来自于百姓。”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有感而发,古老的中原大地底蕴深厚,长期受传统文化滋养的老百姓,对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文化成为一种广泛追求的生活方式。”

  读书、看演出、听讲座,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普通城镇,人们开始用文化类活动填补空白时间,插花、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随之悄然兴起。在“花都”鄢陵,昔日老农侍花弄草,打造出一个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基地。

  “政府要做的就是顺应民间的文化热情,搭建舞台满足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杨丽萍介绍,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就释放出巨大的红利。河南已建成352个博物馆、157个公共图书馆、203个文化馆、239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万多个乡村文化大院,全部零门槛免费开放,还布下1000多个乡村书店网点。

  “民间力量十分强大,看到哪个遗址被破坏了,大家都会马上举报。”曾任郑州市文物局局长的阎铁成说,普通百姓文保意识的觉醒最令人欣慰。

  不久前,曾捐赠19件文物的河南商水农民何刚去世,引发全社会怀念致敬,故宫为其举办了高规格的追思会。作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文化的价值正被普通人了解和珍视。

  底蕴深厚的河南重拾文化自信,普通百姓的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原复兴的新引擎。

  用起来:文化底蕴化为发展动力

  看文化,到开封。走进今天的开封,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有文化引领的城市都是有特色的。”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说这句话时很有底气。2016年,开封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6.6%,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开封GDP比重5.6%,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开封的支柱产业。

  开封经历过发展理念摇摆不定的数十年,几年前正式提出“文化+”战略,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最大优势。文化元素与城建、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一步一景满城皆画,一行一业都有文化,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还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沉睡上千年的文化迸发出惊人的动力,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说,抓文化过去总被视为“不是那回事儿”,而今这种观念在各地“一把手”群体中正慢慢得到扭转,文化被当作谋篇布局的重要一环,文化作为引领、作为新动能的作用渐成共识。

  系统而不是碎片化、科学而不是拍脑袋式,梳理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天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逐渐活起来,其能量正在充分迸发。相当多地市已迈出步伐,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古都洛阳打造了隋唐洛阳城等9个国家遗址公园,并拿出15亿元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省会郑州计划2020年以前建设75个遗址公园;传统农业大市商丘正以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为引领,着力打造“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三国魏都许昌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文明驱动力。

  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使一些向以“黑”“重”形象示人的传统资源型城市变得柔软而有内涵,城市面貌和气质大幅提升。

  “要把文化当作一个地区的希望来做。”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坦言,当地煤炭、水泥等产业一度占税收80%以上,如今文化建设被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文化产业近三年投入达50亿元以上,汝瓷产地、曲剧之乡的属性逐步彰显。

  文化的力量正滋养出新的中原色彩。无论外界认知,还是本地的街谈巷议,提起汝州,知道“黑”“重”产业外的文化味儿了;谈到传统工业强市巩义,知道它还是杜甫故乡、河洛文化摇篮;煤城焦作更是依托山水和太极文化,成功化身为旅游城市。

  强起来: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大地,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但长期以来,文化资源仅仅停留在河南的背景资料上,而没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经历了一心只为填饱肚子而奔波,无暇顾及文化,以至把财富当包袱,到守着文化资源宝库的“金碗”讨饭吃的窘迫后,从迷茫到自觉,河南的文化建设终于破茧化蛹——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中原大地,一个新时代的文化高地正在日渐隆起。

  这“高地”,源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

  如何从文化资源大省迈向文化大省,进而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强省,在经济总量多年稳居中国第一方阵后,时下的河南,力图复兴中原文化的迫切心理和高涨的热情呈井喷之势。

  但文化牌怎么打?文化高地如何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强,河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伸手摸着秦砖、抬脚踢着汉瓦”。丰厚的文化资源,对文化建设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关专家提示,“打造文化不像起高楼、建宫观那么简单,只要钱到位了就能上,它更需要的是耐心、细心与恒心。”

  “文化高地建设亟须的是,更敬畏的态度,更科学的精神,更务实的行动。”采访中,不少官员、学者提出,文化不是赶时髦、贴标签,是需要久久为功的。

  “文化高地,核心目标是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百姓才是文化发展的真正主角。要让人们从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提高境界,提升修养,培育和践行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这更非一日之功。”有专家认为,爱文化、懂文化的官员多些再多些,又有一大批真心喜爱文化的人才作支撑,中原文化高地建设才有保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让今天的文化成为明天的传统,这是今人必需的胸襟和气度。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内生特质,成就了历史上的辉煌,也必将带来今天和未来的繁荣复兴。(完)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本网站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