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尹集镇大学生王保成 回乡建扶贫车间助村民脱贫

发布时间:2019-08-19 14:59:1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8月13日,在舞钢市尹集镇小王庄村回乡大学生王保成创办的吨包袋加工扶贫车间上班的王凤兰,被通知7月份工资将在8月15日兑现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俺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年龄大了,不好找活儿不说,还不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仅靠几亩地增收有限。保成回来办了扶贫车间,6月份我就拿到实习工资1250元,7月份可以拿到1500元。在家门口干活儿还不耽误照顾家,保成可给俺小王庄村乡亲们办了一件大好事!”52岁的王凤兰说。
  今年39岁的王保成是小王庄村人,父母都是农民。2002年,王保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南省轻工业学院,2005年毕业后曾被分配到一家省直机关上班。
  王保成所在的小王庄村是省重点革命老区村,同时也是深度贫困村,让父母拿钱在省城买房是不现实的。左思右想之后,他作出决定,辞职回乡创业。于是,2007年底,他回到家乡,在邻村建起了一座每茬儿能养200头猪的小型养猪场。通过精心养殖,养猪场每年能给他带来几万元的纯收入。为挣到更多的钱,2009年王保成又多方筹资,在妻子高帆的家乡登封建了两座养殖规模3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养殖上了规模,年出栏肉猪达一万多头,收益由原来的几万元翻到400万至500万元,2015年还收购了舞钢市一座年养殖规模4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年生猪出栏规模达到1.4万头,利润达到600多万元。
  王保成和妻子高帆靠奋斗获得成功后,注册100万元成立了平顶山市保成吨包有限公司,招收村上工人50名,其中35名属贫困家庭人员,通过培训,6月2日公司正式投产,员工上岗。第一条生产线先安装30台机器,等工人熟练后再装15台。这样一条生产线年可生产矿山、化工等多用吨包装袋20万条,产值600万元,工人在车间务工每月可领2000至3000元的工资。
  王保成说,他的第二条生产线也在相邻的一个贫困村建成,8月6日已开始培训工人,第三条生产线有望在年底前建成,可安排舞钢市贫困群众100人以上就业。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丁需学 通讯员 白东亮)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