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角楼村里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9-04-15 14:23:5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张舒娜实习生郭雪姣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踏上汴梁大地,感受到处处生机。农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似一张看不到边的绿毯。开封市祥符区磨角楼村就坐落在这无垠的麦田里。
  磨角楼村,原先是个贫困村,有760户共3100多人口的村子里就有168户是贫困户。村子在2018年底,成功实现脱贫。“俺村能脱贫,利霞是我们的大福星!”村民口中提到的利霞,是这个村的村民,也是河南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利霞。
  春闲时节农家忙
  磨角楼村西头,推开片长申霞的家门,一派祥和与繁忙:干净的小院子,靠院墙堆满了葱绿的枝枝叶叶,十几个不同年龄的女村民正围着两张小桌,一边粘枝条,一边聊天谈笑。孩子们或趴在地上玩玩具或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哭不闹。清秀端庄的刘松双手麻利地在粘枝条,她今年32岁,是申霞的隔壁邻居,五年前因为患骨髓癌,双腿丧失了行动能力,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两年前,刘松开始为花厂加工仿真花,不用跑工厂上班,工作时间自由,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都由附近的片长负责,在这个小院子里不出远门,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养了自己,也顾了家人。
  闫利霞说,为了方便贫困妇女、残疾人就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加盟、散户加工等运营模式,设有外花点30多个,辐射周边兰考及罗王乡、陈留镇、仇楼镇等多个县乡(镇)。磨角楼村周围的村民都能够享受到在家门口就业的福利。尤其是在磨角楼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从事仿真花加工行业。
  从磨角楼村西头走到磨角楼村东头,农家院里、村街上,随处可见围在一起加工仿真花的村民。在焦大爷和李大娘家里,老两口一人面前摆着一大纸箱仿真石榴,他们戴着老花镜坐在桌子前低头忙碌着。焦大爷今年78岁,老伴也75岁了,他们的工作任务是把石榴花芯儿塞到石榴花嘴儿里,俩人一个月总共能赚4000多块钱。谈话间的工夫,半箱石榴就加工完毕了。老两口特开心:“这活儿清闲,咋干都不觉得累。”他们以前是贫困户,这两年,靠着这个花厂脱了贫,日子过得很舒坦。
  等老两口工作完成后,邻居家就开始下一步的流程“拔铁丝”。从最开始的插枝到最后的出成品,附近的5户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他们真正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
  创新就能多赚钱
  十四年的南下打工经历,让闫利霞总结出了经营仿真花花厂的真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谋变”是法宝,“创新”是生产力。自2007年7月份回到家乡创办花厂以来,她一直注重仿真花花样的创新和设计。“现在,我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企业每年都会推出好多新产品,几年下来,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五大系列,共计140余种产品。”
  现在,他们最热销的两个产品仿真石榴、柿子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生产的。仿真石榴单枝售价才11.6元,一年的成交额却能达到700万元。“仅仿真石榴一个品种,就能养活我们整个厂里员工。”如今,石榴产品已经更新到第三代了,每根枝条上的石榴更多,颜色也变成了红色。“石榴种植品种在逐年更新,我们做仿真花的当然也要跟着变。”花厂厂长刘二款笑着说。
  闫利霞的设计都是在车间里完成的,一张简朴至极的桌子,旁边就是工人们的工位,桌子上摆放着厚厚一摞书籍,还有各式各样设计出来的花样图纸。就是在这张桌子上,闫利霞设计完成了花厂里绝大部分的产品。“我只用设计出来第一枝花,剩下的交给工人们,很快就能进行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公司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闫利霞如今将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产品的设计上,并且着重培养有潜力的员工从事创新设计工作。
  踏入花厂的产品展示厅,就好像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花园。400多平方米的大展厅放满了上千种仿真花,迷了人眼。“这些都是我们公司设计生产的花样品种,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闫利霞介绍说,“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
  现在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河南省仿真花领域首屈一指的企业,从开封市磨角楼村生产出来的仿真花产品,不但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甚至漂洋过海,远销欧洲、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
  了不起的“巧媳妇”
  这位致富思源、带动家乡脱贫的巧媳妇闫利霞,也有过一段心酸的打工经历。1993年5月,正在读高二的闫利霞辍学到厦门的一家花厂打工。从农村出来的姑娘天生带着一股韧劲儿,她从最基础的粘花工做起,但却不甘心只当一个最普通的工人。“我经常到晚上12点多才下班,利用下班的时间学习设计花样。”苍天不负有心人,勤奋好学的她得到老板的赏识,短短3年的时间就成为工厂内能挑大梁的特技设计技工。
  1997年,闫利霞结了婚、生了娃后,对家乡的牵挂也越来越浓。孩子生下来42天,她不得不踏上南下打工的路。开封与厦门相距2000公里,她却只有在春节回家看孩子。眼看孩子越来越大,父母也逐渐老了,几经思考,2007年7月,她放弃了在厦门的高薪工作,揣着创业的决心回到了老家磨角楼。
  在创业的前几年,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销路不通,闫利霞创建的小作坊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就在这时,河南“巧媳妇”工程来了,“巧媳妇”工程是河南省妇联倡导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凝聚巾帼力量,助推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实现居家就近就业。
  2016年,妇联将闫利霞的小作坊纳入“巧媳妇”工程项目大力培育和扶持,并帮她注册了现在的公司——河南金伯利仿真花有限公司,为她争取到10万元帮扶资金、200万元扶贫贷款。还指导闫利霞合理规划工艺流程、设计展室,提高管理能力,转变经营观念,并将金伯利仿真花公司认定为省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
  闫利霞开始大展身手。目前,闫利霞的公司已经有三个厂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就业。“守住了家、留住了妈、看住了娃、乐开了花。”2017年8月,开封市委书记侯红到磨角楼村调研时给予闫利霞极高的认可。
  眼下,磨角楼村的花厂越来越红火了。在各级政府和妇联的帮助下,闫利霞生意越做越大,她计划在原址基础上再建一个新厂:“我想让磨角楼生产的仿真花,将来能在全球绽放。”话说完,闫利霞就咯咯地笑了。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