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微共振添活力 产业竞争增优势

发布时间:2019-08-16 10:44:35 来源:洛阳日报


乐活星创天地核心示范基地

创客进行交流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烟云涧青铜小镇研学游
       自2016年以来,伊川县乘着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东风,以实施“重微共振”工程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求突破,以集群集聚谋发展,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厚重历史文化,建设两创载体,培育两创主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两创示范,我县实现市级以上两创载体建设零的突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零的突破、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零的突破、省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零的突破等多项科技创新工作零的突破,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授权量、小微企业技术成交额等多项科技创新指标大幅增长,获批洛阳市创新型县域试点县、河南省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位居全市前列。”伊川县两创工作负责人介绍说。
       ▶星创天地 重微共振助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示范期内,伊川围绕“互联网+农业”,实施 “重微共振”工程,推广示范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农民创客”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特色农业集聚发展,打造出乐活星创天地、立华雪山鸡星创天地、伊川平菇星创天地等一批特色农业园区,涌现出吴迪、张杨等一批星创天地明星创始人,培养出杜伟霞、李桃霞、叶竹莲、张雪红等一批农民创客明星,探索出一条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创业创新之路。
       乐活自然园星创天地是国家两创示范城市重点项目之一,是科技部备案的首批“国家级星创天地”。通过“数字化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推广、众包研发降低研发成本、搭建连锁型农民众创平台”的星创天地运营模式,结合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形成“智慧农业ERS5.0”数字化标准生产体系,把农业生产中的复杂流程,优化成960种农民看得懂、干得了的标准动作,实现农民“零技术”创业。同时,通过与河南科技大学众创空间进行合作,走专业化星创天地的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不但带动了“小微企业+农民创客”发展,更为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促农增收、助农脱贫效果明显。为创客提供创业示范场地、培训基地、研发和检验平台、服务团队和创业导师的经营模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有效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还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贡献。截至目前,乐活自然园的运营模式正在伊川、嵩县、汝阳,四川、贵州、山东、广东等多地推广应用,累计培训职业农民5万余人次,带动1500余名农民创业就业,人均增收超20000元,帮助农业经营主体500余家,整体经济效益达1.5亿元。
       截至目前,该县共建立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市级星创天地4个。通过星创天地建设,带动该县农业龙头企业与西北农大、中国农大、河科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产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促进产业下游的肉牛、肉兔养殖和红薯、谷子、饲草、蔬菜及食用菌种植等六大特色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青铜小镇 重微共振助集聚
       据《左传》记载,烟云涧一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被王室列为祭祀天神的宝地,同时也是青铜祭祀器的制作铸造地。烟云涧青铜制作工艺经历了从古老的泥范、石范到精密高超的失蜡铸造的历史演变。
       作为全国闻名的青铜器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青铜器集散地,伊川县以基地列入国家两创示范城市重点项目为契机,依托青铜器制作厚重历史文化和重点文化龙头企业——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实施 “重微共振”工程,释放两创政策红利,助力产业集聚,打造烟云涧青铜器文化小镇,实现了小微企业的集群发展。
       小镇与河科大信息软件学院、洛师商学院、洛阳理工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7名创业导师,设立100万元“种子资金”,创建“洛阳市青铜技艺专业化众创空间”,主要围绕八大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金融服务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政策服务体系、知识分享体系、资源共享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基础服务体系等,持续为进驻企业经营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为孵化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入银行、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评估等第三方机构资源。3年来,协调金融部门贷款7600多万元,办理银行信用卡160多张,办理POS机30多部,有效缓解了进驻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洛阳市青铜技艺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孵 11家企业中,累计孵化企业 8 家;为150多家企业及创客提供咨询、策划、设计、电子商务等相关服务。孵化企业合计创造就业500人次。辅导下岗职工程进东古钱币仿制技术研发团队,在古钱币仿制技术开发突破传统单一低效的工艺和手段,结合翻砂法、改刻法、嵌补法,在提高了产品品质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辅导大学毕业生方静丽外观设计团队,申报专利36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7件,外观设计专利 8件。
       截至2018年年底,进驻小镇企业、创客及商户总数达到652 个,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总产值超过2亿元。“烟云涧青铜器文化小镇”已发展成为国内青铜产业发展、青铜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
       ▶双轮驱动 重微共振助升级
       示范期内,伊川县坚持 “双轮驱动”战略,鼓励和帮助企业独立或联合商会、行业协会形式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带动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与中钢洛耐院、中色科技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涉及耐火材料、磨料磨具、肉牛养殖、现代农业等,推进地企合作项目135个,总投资405.5亿元。
       自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有13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117家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指导实施省、市重大专项5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0个、组建研发平台10个,推广实用技术20项,解决生产性技术难题35个,开展各类培训惠及2万多人,带动新成立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同时,还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日常统计监测、跟踪评估、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价,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大院、大所、大企业共建园区,依托磨料磨具协会和国机精工合作建设磨料磨具产业园、洛阳中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建设铁基非晶纳米材料产业园、洛阳硕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陕西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高性能纤维基TPU柔性复合材料产业园、洛耐院与耐火材料商会合作建设耐火产业园,北航科技园伊川智能装备产业园、忠旺集团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正在建设,极大地拓展了小微企业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激发了小微企业活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仅在2018年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完成率167%,全市第三;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全市第三;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全市第一。同时建成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全市第一;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综合评价全市第一;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全市第一;率先成立县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认定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新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实现全县该领域零的突破……”伊川县科技部门负责人说。
       未来,伊川县将继续以国家小微两创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按照“创新加速,跨界整合”产业定位和政策孵化、市场运作模式,借鉴武汉东湖高新区创新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滨河新区生态科技城建设,着力打造河南省生态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齐备、中小企业云集的创业创新示范地。 (洛阳日报记者子龙 董伟锋 赵晓辉 王海军 文/图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