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到底多烧钱 商业本质越来越接近房地产公司

发布时间:2019-04-17 11:18:06 来源:凤凰网

   说起共享经济,大家很容易与“烧钱”联系在一起。
  2015年,在共享经济的大潮下,共享办公空间从无到有开始了一路狂奔。不仅WeWork,优客工场、纳什空间、氪空间等行业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共享办公也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汹涌资本的关注,各地的共享办公平台不断涌现。但与共享单车类似,百家争鸣仅两年后,2017年开始共享办公行业就迎来了洗牌,倒闭、关门、并购重组,层出不穷。
  而在海外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共享办公的现象在美国的科技公司、年轻创业者、小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中逐渐流行起来。
  那么,共享办公到底多烧钱?全球扩张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共享办公巨头WeWork的一组数据似乎透露了答案。
  据海外媒体报道,一组最新曝光的数据显示,WeWork为了维持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正不惜一切代价冲击商业地产领域。
  此前,WeWork对外披露了2018年的部分财务数据。其中,营业收入增加到18亿美元,而净亏损也增加到19亿美元,双双翻倍。这是为什么呢?
  WeWork在2018年用于投资活动的净现金高达25亿美元(约合167亿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由融资活动提供的27亿美元,而全年“增长和新市场开发”支出同比暴增335%,至4.77亿美元。正因为如此“烧钱”,WeWork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出现恶化,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在2018年四季度同比下降43.5%,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Wework去年营收和净亏损双双翻倍的现象。
  财经博客ZeroHedge认为,现阶段WeWork的目标并非实现盈利,而是通过在全球跑马圈地取得市场份额,之后再驱逐竞争对手,获得行业最终的定价权以及更高的利润率。换句话说,WeWork在追求垄断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人为地推迟了实现盈利的时间。
  25亿美元的投资支出有多高?如果拿房企作比较,房企最大的投资支出可以说就是拿地,以下是2018年国内房企的拿地数据。
  也就是说,如果WeWork是一家房企,投资支出相当于拿地,那么WeWork也能进入国内房企拿地前50强。
  当然,这样的比较不完全准确,但烧钱速度不仅令市场质疑WeWork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令“共享办公”的商业本质越来越接近房地产公司。
  有消息指出,WeWork首席执行官Adam Neumann“左手倒右手”,通过将自己持有的多处房产租赁给WeWork,赚取了数百万美元。此外,Adam Neumann还是一家财团的重要投资者,过去一年半时间这个财团一直在各地买入房产,其中包括1925年为意大利央行建造的一座14层大厦。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不得不让人质疑WeWork的本质——看起来是科技初创企业,估值也是往互联网科技企业去对标,但脱去外皮后内在实则是房地产公司。
  目前,WeWork的商业模式仍然依赖于最大的金主——日本软银集团。软银已向WeWork注资100多亿美元,但今年的支持力度大减。
  其实,不仅是WeWork,面对共享办公的下半场,头部玩家们开始思考如何布局共享办公的未来,提高盈利能力,探索出未来发展的新道路。艾瑞咨询指出,在租金收入占比过大的情况下,只有少数共享办公空间公司能够做到盈利。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盈利体系,成为当前共享办公空间的一大痛点。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副董事总经理及深圳投资部主管吴睿表示,整体除租金收入外,还有联合办公增值服务收入以及商铺运营管理收入。“80%做轻资产,20%做重资产,轻重资产结合的模式将是共享办公的一个方向。”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裕)